明年元旦起施行:辭退懷孕女職工最高罰5萬元,男女“家務平等”“就業平等”……
編輯:徐初棟
2022-11-04 09:15
明年元旦起施行:辭退懷孕女職工最高罰5萬元,男女“家務平等”“就業平等”……
10月30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新修訂的婦女權益保障法。
婦女權益保障法修訂前共9章、61條,經過本次修訂,增至10章、共86條。該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有專家表示,此次“大修”的婦女權益保障法亮點頗多。比如,將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完善預防和處置性騷擾、性侵害制度機制,加強了對女性職場公平的保護,并規定了“標準化”公廁和母嬰室等細節。 就業性別歧視、懷孕被辭退 最高罰50000元
在完善勞動和社會保障權益方面,新修訂的婦女權益保障法對就業性別歧視的情形作出禁止性規定。明確在晉職、晉級、評聘專業技術職稱和職務、培訓等方面,應當堅持男女平等的原則,不得歧視婦女。 如 用人單位在招錄(聘)過程中,限定為男性或者規定男性優先;除個人基本信息外,進一步詢問或者調查女性求職者的婚育情況;將妊娠測試作為入職體檢項目;將限制結婚、生育或者婚姻、生育狀況作為錄(聘)用條件;其他以性別為由拒絕錄(聘)用婦女或者差別化地提高對婦女錄(聘)用標準的行為。 用人單位因結婚、懷孕、產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職工的工資和福利待遇,限制女職工晉職、晉級、評聘專業技術職稱和職務,辭退女職工,單方解除勞動(聘用)合同或者服務協議。 在執行國家退休制度時,以性別為由歧視婦女等。 用人單位違反上述規定,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節嚴重的,面臨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專家建議,加大勞動監察等執法力度,暢通投訴渠道,進一步提高用人單位違法行為的成本。 預防性騷擾 學校、用人單位、住宿經營者均有義務
此次婦女權益保障法大修,進一步完善預防和處置性騷擾、性侵害制度機制。明確學校、用人單位,應當采取措施預防和制止對婦女的性騷擾。 學校應當根據女學生的年齡階段,進行生理衛生、心理健康和自我保護教育,在教育、管理、設施等方面采取措施。 用人單位應制定禁止性騷擾的規章制度;明確負責機構或者人員;設置投訴電話、信箱等,暢通投訴渠道;建立和完善調查處置程序,及時處置糾紛并保護當事人隱私和個人信息;支持、協助受害婦女依法維權,必要時為受害婦女提供心理疏導等。 住宿經營者應當及時準確登記住宿人員信息,健全住宿服務規章制度,加強安全保障措施;發現可能侵害婦女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未履行報告等義務的,根據婦女權益保障法,依法給予警告、責令停業整頓,或者吊銷營業執照、吊銷相關許可證,并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有律師表示,此次婦女權益保障法修訂明確,“禁止違背婦女意愿,以言語、文字、圖像、肢體行為等方式對其實施性騷擾!庇兄谠谒痉ú门兄薪缍ㄐ则}擾事實,也可為企業完善相關制度提供借鑒。此外,如果用人單位未履行防止職場性騷擾義務,可能面臨行政處罰和被公益訴訟。 保障共同財產權利 男性不能再在家做“甩手掌柜”
在完善婚姻家庭權益方面,新修訂的婦女權益保障法規定:國家鼓勵婚前體檢,婚姻登記機關應當提供婚姻家庭輔導服務;婦女對夫妻共同財產享有要求記載其姓名等權利。 離婚訴訟期間,夫妻雙方均有向人民法院申報全部夫妻共同財產的義務。夫妻一方申請查詢登記在對方名下財產狀況且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人民法院應當進行調查取證,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予以協助。 新版婦女權益保障法第68條規定,夫妻雙方應當共同負擔家庭義務,共同照顧家庭生活。這意味著男性不能再在家做“甩手掌柜”。 同時,法律明確規定,“女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男方工作等負擔較多義務的,有權在離婚時要求男方予以補償”。補償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專家表示,現實生活中,女性往往在家庭中承擔更多的事務,“而相比于一般的社會勞動,這種對家庭的照料,除了要付出體力、腦力外,還要付出情感,這種社會價值是不能夠被漠視的! “亮點”頻出 婦女權益保障更進一步
除了上述規定的婦女權益保障外,新版婦女權益保障法還有其他“亮點”。 加強貧困婦女、老齡婦女、殘疾婦女等困難婦女的權益保障,為其提供生活幫扶、就業創業支持,以及心理健康服務等; 強調禁止進行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 規定政府及有關部門、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發現報告和解救、安置、救助、關愛被拐賣、綁架的婦女等職責; 媒體報道涉及婦女事件應當客觀、適度,不得侵害婦女的人格權益; 人民政府負責婦女工作的機構、婦女聯合會可以督促有關部門或者單位依法查處侵害婦女權益的行為等。 新版婦女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兩次網上公開征求意見,分別收到40余萬、30余萬條意見,是近年來收到意見數最多的法律草案之一。 有評論人士指出,這是婦女權益保障法自1992年10月1日起施行以來的又一次“大修”,是我國依法保障婦女權益的重大進展。 來源:央視網、廣東省總工會、全國總工會 |
版權聲明:來源注明是龍巖市總工會的稿件,版權歸龍巖市總工會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已有6538人閱讀
欄目
24小時人氣排行
- 我為職工辦實事 | 我市新就業形態女職工數字應用技能培訓開課
- 四季戀歌 緣起福見 | 新羅區這場青年職工交友活動真高甜!
- 基層動態 | 市教育工會舉辦專題培訓班學習貫徹中國工會十八大精神
- 山海結緣 共譜新篇 | 穗龍兩地總工會進一步提升對口合作水平
- 主題教育 | 央視評:堅持黨對工會全面領導 積極投身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 關于第二批主題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這些關鍵點
- 龍巖市總工會辦公室關于啟動第十七期職工醫療互助活動的通知及相關附件下載
- 今日,全市230名工會財務經審人員集中“充電”!
- 祝賀!我市選手獲全國個人二等獎,福建省唯一!
- 主題教育 | 學習工運史→中國工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1953年5月2日~11日,北京)